“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www.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直播剧透] > 第22章 《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谁!》

第22章 《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谁!》(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穿成娃综里的对照组女配 超级神豪[快穿] 异行的幽灵 给咸鱼文女主当庶妹 刑侦:佛骨香 国公府真千金回来了! 师妹她真的很弱 七零之妹妹是个大美人[穿书] 这个全息游戏好逼真[快穿] 穿成名柯五人组老师后

【张良, 出身贵族世家,太史公言其画像貌如妇人好女, 又因体弱, 相传为病美人也。】

张良面无表情,看着仙幕的眼中闪烁着刀光剑影:“……”实在是听一次黑一次脸。

【家族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 博浪沙中击秦帝,举世大索却无果。这是张良在历史舞台上第一次出场。】

“五世相韩韩入秦!”御史大夫冯劫突然惊呼出声, 百官看向他。

此时的冯劫宛若一个中了大奖的人, 他激动地看向同僚和始皇帝,“陛下,臣终于想起这王五是何人了!”他方才对这人是谁已经有思路了,只是一直想不出来是谁而已, 现在终于想起来了!

还不待冯劫说完, 仙幕已经接着往下说了。

【在历史的出场即以刺杀始皇开局, 张良注定有一份不一般的背景。张良祖父任韩国三朝宰相, 父亲接任两朝宰相, 故五世相韩。

照这逻辑,张良必定是韩国下一任国相的不二之选啊!想想就让张良兴奋!

不过那时的张良可能还来不及想,因为依据张良父亲死于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张良约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出生这个时间, 张良刚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

虽韩国国力持续衰弱, 虽父亲早亡,但张良自出生起就被家族以韩国未来宰相的标准来培养。家族的荣光, 等着张良来延续!贵公子张良, 我们不知他是否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但我们知道他拥有光明的未来,韩国的相位等着他来坐。辅助韩王走向国家富强万世永昌便是张良的人生目标!

若说韩大将军的人生目标是封侯拜爵、家财万贯。那张良!出生即罗马,他的起点就是韩信梦寐以求的终点!】

屋顶的破洞吹进凉风,那风更是吹进蹲在墙角的韩信心窝,无比凄凉。

韩信嘴巴瘪起,不想说话,因为一说话冷风就进入嘴巴,直接透心寒。

张良面色冷然的看到仙幕展示两孩童从追逐打闹,到孩童长大每日挑灯夜读时终于忍不住垂首。

握着腰间玉佩的手颤颤,他也想同祖父、父亲一般出色,但……

什么都没有了。

【幼时的张良自然没有入朝为官,当成年的他想要同祖父和父亲一般入韩延续家族荣光,为韩国的富强发光发热时。】

【大秦帝国的虎狼之师到了,韩国第一个……‘噶’了。当然此韩国是战国七雄并存时的韩国,不是那韩国。

韩国为何第一个被噶呢,实在是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过于‘优越’。】

“优越?”黔首们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只知道始皇陛下灭六国,还真不知道那六国怎么灭的。

“这优越是怎么个优越?为何优越还会被……噶?”说到这个‘噶’黔首就笑了,“这‘噶’音实在好玩。”

“哈哈哈,就像鹜叫一样,这仙幕实在好玩。”

黔首们不解其意,但天下士族可知道的一清二楚:“地理位置优越?可不正是优越过头了吗。”

【若以现代话来讲,战国七雄之一的韩氏集团,位于战国四雄交界处,东与北被魏国集团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四面猛禽环伺,并且逐渐蚕食它的地盘。

韩氏集团也曾经辉煌过。申不害变法让韩氏集团焕发生机,拥有‘兵器之利’的它被称之为劲韩,一度出现‘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之局面。

只不过变法的主要内容为‘权谋’,也就是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走了一条驾驭臣民、督则百官过之,制度与法制欠缺的歪路。

官吏的任免考课制度其实极好,对后世也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

但因为变法过分强调“术”,没有相应法治制约。最终导致君臣钩心斗角,老奸巨猾的大臣与君主一起精于算计,荒于政务,然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减就在所难免。

相比较而言,这里就得夸夸大秦,同时期立足点不同的商鞅变法直接让秦国变成超级大国!甚至有资本一统六国!】[1]

躲在韩国旧地的韩国王氏后裔韩王成听到此双眼冒火,怒道:“胡扯!你这破幕胡扯!我大韩帝国怎么会政治腐败!一切都是赵政暴行!是他杀害了我王!”

“我大韩无错!‘术’是最好的!”

不同于韩国遗贵们无力的哀嚎,咸阳宫的法家官员们则是挺直了腰板:“商君的变法自然厉害。商君变法是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爵位有功就可世袭,有军功、事功奴隶也可成将军。韩国的变法?”

咸阳宫中的法家官员冷笑:“旧韩变法是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一切都依仗韩王能力。用‘术’有余,定法不足,什么都看君王脸色,如此变法难怪韩昭侯与申不害一死韩国就没落。”

官员对旧韩嫌弃脸对大秦骄傲脸:“立足于君王的人制而非法制的国家怎能长久,还是我立足于法,法不避权贵的秦律厉害!”

在一旁偷听许久的小公子悠悠开口:“可父皇让大哥和李斯去探访民情,秦律怕是要改了……”

转头对上小公子纯良双眼的官员一噎,只觉得刚才的骄傲之情在半途嗝屁,他的秦律要改了。

委屈,他每年都在修缮的秦律……

也在咸阳宫中的李斯围观全程,看到脑中一心只有法家的,整天沉浸于秦律修缮的同僚又想不开,连忙开口制止这场闹剧:“小公子,陛下是有说探访民情以察秦律,但立足于法、法不必权贵、论功行赏等根本之意不会变的。”

小公子把头缩回去,坐端正来后又来了一句悠悠的“哦。”他似是明了的点头:“原来如此。”

李斯无奈,秦律乃一国之根本,废秦律怕是大秦不用等始皇逝世,大秦就直接逝世。废是不可能废,探访民情以察秦律寻找补充之法,再进行修缮罢了。

咸阳宫的小闹剧明显不能干扰仙幕的视频播放,在他们瞎闹时仙幕已经说到:

【历史也曾试图挽救这个国家,被始皇称之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而无憾矣。’始皇日思夜想的白月光、李斯的师兄韩非子就是来自韩国,只不过韩国并不重视韩非子,以至于韩非子客死他乡。】

‘始皇日思夜想的白月光韩非子’,听到此处李斯心中咯噔,一时间只觉得胸口处心在哐哐直跳。

他眼角看到始皇虽面露遗憾,但没有看过来才把快跳出嗓子眼的心脏放回心口,又听到仙幕已经在讲其他东西了,才最终放下心暗衬道:还好还好,仙幕没有多话。

【战国末年,秦齐两大集团战争频发,韩国好巧不巧挡在中间,韩氏集团在两个超级大国的硬刚中瑟瑟发抖,成为缓冲地苟延残存。本就是七国中实力最弱的韩氏集团,在破产的边缘疯狂试探。

公元前238年,嬴政‘千呼万唤’下终于亲政,蓄积待发准备开始一统战争。

始皇陛下点兵点将……,然后发现压根不用点,实力最弱的韩国成为他的目标。

柿子挑软的捏,一统战争也需要开门红以振奋士气,威慑其余五国。于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韩国,无了。】

始皇凝眉:“点兵点将?”他何曾玩过这种幼稚把戏?笼燕齐,稳魏楚,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才是他大秦一统天下的策略!

始皇身边的王相耳尖的听到是始皇的话,始皇确实不曾玩过这种无聊把戏,想到共同观看的不仅是咸阳宫的百官还有无数黔首百姓,王相就明悟。这个仙幕是为了让讲解更加有趣,能让黔首看得懂才喜欢用这种句子。

【本来可以从小高管起步变成大高管的张良,瞬间成无业游民。

热血青年张良的目标无了。

无处可热血的张良黑化了。

他的人生目标换成——良家仆从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

杀始皇成为张良的新目标。】

一直想说话,但是无处插嘴的冯劫本来想说的话感觉一下子噎住了:“灭国灭家之仇?”相国差不多为一国首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王五被当做相国培养,那真把韩国当家了。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志向高远的青年本欲上战场杀敌,但敌人突然冲锋把他同僚全灭了。

打得那什么热血青年一下子茫然无措只能换另一个目标,杀敌首。

如此深的国仇家恨,那还有必要知道他是谁吗?

始皇看了一眼就不放在心上,他现在已经学会仙幕的算法了,韩是在秦王政十六年灭掉的,那就是二十岁的年轻人的一时没想通罢了。

他看向冯劫:“冯卿刚刚说知道这王五为何人?”

冯劫犹豫片刻,看始皇问了才说道:“启禀陛下,五世相韩者不同于普通世家,典籍中皆有记录。此猛才祖父应当是为张开地,父亲张平。这王五……”冯劫脑中卡壳了半响,还是没有把这人的名字找了出来:“这王五之名臣倒是不记得,但若说他以相国之资培养,应当是张氏长公子。”

张良还不知道自己在咸阳宫中已经掉马,不过即使知道他也不在意,他早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了,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不过张良没想到,他本以为自己早已心如止水不会再为仙幕动摇,然后他发现还是过于年轻了。

好友仓明君调笑着看向张良:“热血小青年张良黑化了?”虽然‘黑化’二字可能是仙幕那边的独自用语,不过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之处就是让人很容易通过语境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张良转头,以手掩面:“破幕。”咬牙切齿,他张良没有‘黑化’!

【韩国灭国后,其实在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曾在故都发动叛乱,在这其中不知有无张良的影子,但这场叛乱也很快就被大秦给出兵平定,也让本来在陈县养老的韩王安直接赴死。

是的,这就是我们在《始皇爸爸不爱我,六国孩子要闹了》中讲到的那个也不知是不是倒霉人的韩王安。】

“嘶!”把仙幕当戏看的黔首百姓啧啧称奇,对着仙幕指指点点:“始皇帝没让他死,自己的部下叛变,他就被噶了,这什么韩王安实在不是一般的倒霉。”

仓明君再次睨看张良的脸色,很好,张良的脸色又变了。

不过他那种淡然无波的样子早就在仙幕的威力下荡然无存了。

【张良的目标再次回变成杀秦始皇,但刺杀一国帝王并不轻松,需经过多重的准备,张良凭借散尽家财以求刺客,终于在东求得一大力士,并且准备了120斤铁锤给大力士。

在始皇第二次巡游之际。

大力士与张良站在山巅,瞭望远处锣鼓开道、黑色旌旗仪仗队并排的车队。

大力士面对前呼后拥的一大堆车架和仅有的一个大铁锤迷茫:“良哥,你说天下坐架为六辇,可全都是四架车辇,你觉得我们应当锤哪辆车?”

张良思索良久,指着中间最豪华的车辇说道:“看到没有中间那辆四架车辇了吗?”

大力士点头。

张良:“它那么豪华还处于中间,一定有点东西,锤它!”

当然这只是想象,我们无从得知他们当时的对话,毕竟身为当事人的张良并没有记录下来。

历史只让我们知道张良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

大力士举起大铁锤:“三、二、一,走你!”

120斤的大铁锤顺着天空的圆弧轨迹砸中最中间,最豪华的那辆车辇,一时间整个车队人仰马翻,‘刺客来了!’的惊呼声绕山三圈。

至于张良砸中了吗?

只能说砸了,但……又好像没砸中。】

“‘历史只让知道’感觉仙幕也不是万能的,这世上还是有一些仙幕不知晓的嘞。”围观的黔首琢磨道。

身边的黔首不在意地招手,“管他呢,能在天上放这种闻所未闻的视频,还一心为我们黔首,只要祂一心为我们那就是仙幕!”

“不过真的很好奇那个王五砸到始皇没有。”

“你很想要始皇被砸中?”

“没有没有,只是如若被砸中这天下就乱了,担心担心哈。”

始皇在百官们的视线下压下心中的不爽,大秦灭六国,要杀他的人多的是,只不过听到这砸中二字,那种时刻被暗中窥伺的感觉又来了。

但看到砸中的对象是中间的豪华车辇时他就放心了。

狡兔三窟,他秦始皇自然不会蠢到做最显眼的那辆车。

【乘车者击毙倒地这是真的。但要杀始皇的人如过江之鲫一般,始皇哪能乖乖的就坐在中间被锤,自然是狡兔多窟,那么多四辇车架换着坐。一句‘误中副车’解释了所有。】

百官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虽然这是未来之事,但不妨碍他们依旧真情实感的为他们的陛下担忧。很好,他们的王上依旧那么聪明,安全。

他们秦国的大柱子能够继续为大秦发光发热!

百官与临近的官员对视,彼此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现如今已站在帝国最顶端那层的他们宁愿零零七,也不想做亡国奴!

【历史记载,张良趁乱跑路,大力士应当也跑了,总不可能乖乖的站在原地等死吧。他们应当站的比较远,才能够在砸中车架后还有时间让他们逃跑。

接下去就是张良逃脱,始皇陛下大索三日无所获,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迩。

不过张良所找的大力士确实极为强大,如果不是情报不足无法知道始皇到底乘坐哪辆车,一统六国的始皇真的在一统没几年就去见六世祖宗也说不定。

就是可怜那应锤而亡的替身,好不容易享受一次帝王般的待遇,就不凑巧挂了。】

张良看向门口,门口的一端一个身材极为强壮的青年人正坐在那边大快朵颐,然后看仙幕直播。

感受到张良的视线,那男人对着张良露出一抹带着傻气的笑容,淳朴憨厚。

明年刺杀,张良今年当然已经找到那个大力士了。

只不过此大力士知不知道正在围观的仙幕里的大力士正是他,那就另说了。

【虽报仇无果,但张良也不会就此平庸,毕竟他人生中的最大爆点时刻还没有到来。

一场玄学,等待着它主人的到来……】

“爆点?玄学?”好友仓明君撑着下巴看张良,“阿良的爆点和玄学会是什么?”

张良面无表情:“你问我还不如去问仙幕。”

【为韩氏集团报仇无果的无业人员张良在夜深人静时也不知失不失落,当某日他闲步桥头时,他一生的机遇,来了!】

仙幕的声音突然振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机遇?什么机遇?”众人星星眼,什么机遇他们可以知道吗?难道和那桥头有关!

张良心中也泛起了兴趣,机遇?

【只见黄昏下,小桥边,今日落魄男主阿良望水思故乡,当他正在叹息不知今夕是何夕时。

一个身穿粗布短袍的老翁也出现在了桥边。

两人一个在桥的这头,一个在桥的那头,往桥中间走。宛如宿命般的相遇,两人在桥中间悠悠相望。】

天下百姓、黔首、士族、官员皆把耳朵竖起来,这是准备干嘛?

【张良注视着老翁,老翁注视着张良。一时间整个桥中间风都是寂静无声的。】

【就在张良觉得空气太寂静想走人的时候。老翁,伸出自己的脚脚。】

若黔首们的想法可以具象化,现在的大秦天空定是一片问号,因为秦地基本上所有人的想法都是问号,这老头干嘛??“怎么回事,这老翁为何伸出伸出脚?想揍那王五吗?”

【老翁脚一踢,一甩。一个黑影从他的脚边呈圆弧状下落。

“吧嗒!”一只鞋子落入水中,在水上荡起一抹抹涟漪。

此时屏幕前的你们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老翁想干嘛?】

张良:……

一股凉气顺着张良的尾椎涌上心头,张良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想到了众多被仙幕‘背刺’的秦始皇、韩信、李斯等人。

【老翁当着张良的面把鞋子扔了还不算,他直接抬头傲慢道:“孺子,下去取鞋履去!”

触不及防,老翁自己把鞋子故意扔下水。触不及防,老翁一句‘孺子,下取履!’让张良去替他捡鞋。如果是你会有何想法?】

还不待天下人回应,仙幕就已播下去了。

【面对老翁的不合理要求,张良看着大爷嚣张的脸就想给他一拳头,历史记载“良鄂然,欲殴之!”不是博主逗你们,《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是真的想揍人。

不过看老翁老得都和他死去的老爹一样大,张良忍了下来,乖乖去给老大爷把鞋子给捡了。也就是“为其老,彊忍,下取履。”

令张良没想到的是取回来不算,那老翁竟然还跷起小脚说让张良为他穿鞋。】

面对这个天下人默然:“这是以老欺大?为老不尊?”

“这张良尊老爱幼又好欺负?要是我遭受这待遇,不得真打起来哦!”

如果仙幕能回应这些年轻人的呼声,定会说句:你待会别羡慕!

【不知道张良过去经历了什么,也不知张良是看到了什么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的阿良还真的做到了‘长跪履之’。

面对张良诚恳老实的态度,老翁非但没谢,还大笑而去。直让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张良‘大惊,随目之。’随后就听到了远处老翁传过来的一句话‘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五日后的凌晨,二人可相会。

张良心中一骇,这是高人啊!果然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吗?

但机遇是那么容易给人的吗?不经历一番折磨怎么能显得机遇的难得?】

【第一次,鸡鸣时分张良至,老翁更早至,张良只得到了愤怒斥责“与老人期,竟迟到!”】

【第二次,张良至,老翁早已至。张良又是只得到了斥责。此时要是随便来个人可能都觉得这老人在搞他心态了,但能名留青史的人注定不凡!

第三日,张良直接半夜睡桥头,至诚和隐忍的精神让老翁极为满意,一句:“当如是。”机会真的给到了这个有准备有恒心的张良。也让历史记住了‘张良拾履’这一成语和寓言故事。

张良获得了一本书。一本‘读则为王者师’的书。一本让他十年后出现在历史上变成俯仰天下大事,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谋圣的书。】

天下,无论是黔首还是士族还是咸阳宫的百官呼吸尽皆加重。是什么书竟然有如此魔力可以让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变成俯仰天下大事的谋圣?

仙幕会说出来吗?

就在天下人皆期待之时,张良的面前悄无声息的出现一抹迷你仙幕。张良看向左右,看友人面色如常,就知道这是只有他能看到仙幕。

片刻,银光化成文字展示在张良面前。

【叮咚,检测到《太公六韬》乃历史奇人张良机遇,不知可否直播其核心要义?】

冰冷无感情的声音在张良耳边响起,张良惊讶了一瞬,然后就被书名给吸引去了全部心神:“《太公六韬》?周文王师姜太公吕望?”

【是。】

张良内心即使在汹涌面上依旧沉静,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哦?我若是不应会如何?应了又会如何?”

仙幕毫不犹豫【不应,仙幕不播放,应了,仙幕播。仅此而已。】

张良瞬间觉得心尖一堵,再次觉得这仙幕果然不说人话,做人事。他无趣地摆手:“你爱播就播吧,反正是未来的东西,不是我的。”

随着张良按下【是】的按钮,仙幕消失,宛如从未来过。此刻张良的内心全无波澜,他不信未来能够做到俯仰天下大事的他真的仅靠这一本书。

而且,张良看向仙幕,他也很好奇后人是如何看待这《太公六韬》。

“簌簌……”一声奇怪的声音从侧面传来,张良侧头看去,只见一抹银光携带着不知什么东西往他这里窜。还不待张良反应,银光接触到他的衣服,顺着衣角滑到胸口处,飘落。一股滑到他后脑,消失。

张良只觉得胸口处一沉,脑袋处出现一个地图,标注星光那处极为耀眼。

张良看向身旁对这一切全然无所觉得的好友,嘴角勾起,看向仙幕的视线中一阵暖流流过:“仅此而已?啧。”

听到身边张良好似在嘟囔什么,仓明君把视线从仙幕处移开:“看来天下人都会知道你未来会拥有一本能‘读则为王者师’的神书了。”

张良摇头:“未来之事,我这不是还没得到,不过……”

好友疑惑:“不过什么?”

“怕是以后天下的桥都会被踏破,天下老人皆会遇见无数嗷嗷待哺帮他们拾履的‘张良’。”

【老翁给张良的书正是《六韬》又称《太公兵法》,此书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王相惊讶:“兴周八百载之姜太公之作?韬乃弓套,有深藏不露之,这书看来专讲谋略。”

【从太公二字就可以知道这书的作者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中的姜太公所著。

此书在隋后已经成为武将皆读之书,博主也不知道它是不是已经成隋后普惠性读物,但不可否认它的地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它都堪称武学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它的厉害。】

虽然从王五获得这本书后能俯仰天下大事就知道这书的厉害,但听仙幕详细介绍在场的人还是不自觉认真倾听,更恨不得仙幕能展开讲讲。

《六韬》到底有什么内容的以至于能流传千年仍旧受到重用?

【但有历史传言,《六韬》其实不存在。因为太史公记载的张良拾履的故事实在是太过于详细,而且过程也实在玄幻。连‘良欲殴之!’的心理反应都写出来,一时间让人不知道太史公是不是在场的第三人,甚至在其中还有读心术作为辅助工具。

以至于有人说张良拾履的故事是张良自己所编撰,目的就是为了神话自己。而《六韬》也是隋人依据张良拾履故事中的《六韬》而创编的,大秦时期根本就没有《六韬》!】

众人本来被神异《六韬》调动起来的兴趣下滑,纷纷皱眉:“这《六韬》是假的?不会吧,枉费我刚才如此期待。”

比百姓们更加失落的其实是咸阳宫的武将们,蒙恬自从听到《六韬》之名心脏就一直在疯狂跳动,能被仙幕称之为武将必读的书实在是太诱惑他了,但是他看到什么?《六韬》竟然有可能是假的??

【但是五十年前那处汉墓出土的五十多枚竹简,却完美的告诉历史:《六韬》在西汉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极有可能真产生于战国时期。张良拾履的故事是真的!】

“!奇书竟然真的有!”蒙恬在咸阳宫惊呼出声,一时间没人顾得上他,实在是那些武将都沸腾了,《太公兵法》、武将必读,这实在是太诱惑他们了。

武将们在沸腾,文官们倒是比较平静,特别是最站的离始皇最近的那几个。冯劫说道:“虽不知西汉又是什么时候,不过应当如同东周西周一般,也是属于大汉。就是我大秦竟然真有那《六韬》潜藏于地方,这才是令人惊奇的,陛下,需要制止那些武将吗?”

看着底下闹腾欢呼的武将,始皇很淡定,甚至懒得有任何制止他们的行动:“随他们吧,不用管。”《六韬》在西汉甚至那什么隋都成为武将必读之书,但因为读了《六韬》而名留青史的人却寥寥无几,兵书可贵,但人才更可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日多行好事,帮扶弱小。没准你就是韩信一饭千金里的老妇人,你就是张良拾履故事里的张良,永远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把仙幕这句话记在心中,多行好事,帮扶弱小。没准下次一饭千金就轮到自己了,没准下个张良就是他们了!于是在第二日,无数热爱帮扶弱小的‘张良’出现了,当然这是后话。

【博主有个想法,历史传言张良所掌握的一切皆是来源于《六韬》,甚至能得到汉高祖赏识也是因为聊《六韬》。若是我们了解《六韬》中简单的核心要义,是不是能预判谋圣张良的预判?】

听到仙幕说到这个,咸阳宫的武将齐齐沸腾,他们竟然即将领略后世武将必读之书的核心要义!

文官们也终于有了兴趣:“预判谋圣张良的预判?”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重生之我要当三界之主 带着百度去逃荒,小瞎子他太撩人 解放末世 末世之超级吞噬系统 原神:帝君拿来吧你 小轩窗,玉珠忙 莲花楼:有缘自相聚 一觉醒来,我成侯门老祖宗了 南城缚雪 二号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