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www.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桃杏犹解嫁东风 > 第87章 第 87 章

第87章 第 87 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炮灰说我干不过他们,你来(快穿) 异世星屋生存囤货[无限] 夫君总以为我心有所属 夫君来自末世 进化游戏 嫁给残疾王爷冲喜 嫁给病娇傻王爷冲喜 嫁给傻王爷冲喜 嫁给失心疯王爷冲喜 白月光她追悔莫及

第八十七章

此时正是他用人之际, 也不能让裴安寒了心,要是知道自己扣了他的人,指不定还当真反了,不如将人送回国公府, 暗里找些人看着, 只要不让他们在裴安回来之前,离开临安便是。

芸娘谢了恩, 从勤政殿出来, 头顶的太阳隐进了云层, 跟前层层叠叠的琉璃瓦, 一股子阴飕飕, 秋季的味道越来越浓。

国公府老夫人被接进宫后, 由头是让她养老, 住进了西宫一处偏远的宫殿,从此过去,得经过皇后的凤鸣殿。

皇帝专门派了人婢女领路, 快到凤鸣殿时, 迎面突然走来了一群人, 走到前头的一位姑姑,老远便冲着这边的婢女一笑, 到了跟前, 热络地打起了招呼,“哟,妹子在这儿呢。”

“言姑姑。”奴婢行了个礼。

被唤言姑姑的婢女,转头让身后的婢女上前, 将一件熏好香的袍子递了过来, “这是皇上明儿要穿的, 娘娘已备好了,本打算送过来,碰到了妹子,便劳烦妹子带回去。”

婢女有些为难。

言姑姑往她身后一瞧,低声问婢女,“这是去哪儿。”

奴婢凑在她耳朵跟前,“裴家少夫人,去西宫接裴老夫人。”

“西宫?巧了,我正好顺路。”

奴婢还是有些犹豫,回头看了一眼芸娘,芸娘冲她一笑,“无妨,不过是几步路,指个方向,我自己寻过去也成。”

婢女见芸娘不计较,便也没推辞,接过言姑姑手里的衣袍,“那就劳烦姑姑了。”

见婢女转身回了勤政殿的方向,跟前的言姑姑这才对芸娘蹲身行礼,细声道,“娘娘正在等少夫人,少夫人这边请。”

芸娘跟在言姑姑身后,转过了两个甬道,在一处假山后见到了皇后。

芸娘从未见过皇后,适才听了个声儿,想着是个温柔的人,如今一见,面相更温柔,姿色也不差,端庄秀丽。

“臣妇见过皇后娘娘。”芸娘才蹲了一半,对面皇后一把将她扶了起来,“少夫人不必见外。”说完面色带了些自嘲,“我又算哪门子的皇后。”

两人之间的事,芸娘都听张治说了。

可皇上将她从张家强行接入宫中,距今已有十来年,且她与皇上也有了皇子,芸娘不敢确定她是什么心思。

那扳指递给她,也只有五成把握,她能来认人自然最好,不来,自己留在宫中换老夫人出来,也不成问题。

最后她来了,便是站在了张大爷这边,这些年张大爷的艰难倒也不枉费。

芸娘将话带到,“张大爷让娘娘不必担心,照顾好自己。”

皇后双眼一红,拉着她问,“他还好吗。”

芸娘点头,“他很想见你。”

闻言,皇后的眼泪瞬间冒了出来,脸色无尽悲凉,喃声道,“十年了......”

芸娘不能呆太久,捡重要的话说,“如今局势难定,谁也无法保证以后会如何,娘娘是想留,还是想出去,我等娘娘消息。”

皇后温氏几乎想也没想,一把攥住她的手,慌忙环顾了一下四周,凑到她跟前,哀求道,“少夫人,我这条命能不能活着,已无所谓,我求求少夫人,定要将太子带出去,交给他。”

芸娘一愣。

皇后也没有多解释,但面上的神色已经告诉她了一切。

皇后十年前进的宫,太子今年正好十岁......

芸娘心下一阵愕然,倒也明白了她为何毫不犹豫地做此选择,既如此,更好办,直接道,“宫中我无人,探不到消息,娘娘万不可漏出一丝端倪,张大爷就在城外等着,时机一到,他会来接你。”

皇后双目终于露出了一丝希望,忙点头,“行,我明白。”宫中眼杂,皇后也不敢多耽搁,长话短说,“萧世子在鄂州被擒,回来后见了圣上,供出当年之事,一口咬定裴大人已知情,圣上疑心重,即便如今放松了警惕,不保证再次起疑,少夫人还是想个法子,尽早将老夫人送出去,你自个儿也要当心......”

芸娘点头,“多谢。”

从假山后出来,芸娘径直去了西宫。

老夫人正坐在摇椅上,听明婶子给她唱家乡的曲儿,婉转的声音没有半丝停顿,传出远门,芸娘在这边墙外便听到了。

言姑姑笑着道,“少夫人放心,老夫人进宫后,娘娘一直都在关照,身子骨都好。”

芸娘笑着道谢,“娘娘费心了。”

言姑姑道了一句,应该的,没再往前,“少夫人进去吧,奴婢就先告退。”

离开临安满打满算,已有三月,芸娘跑了这一路,脸上身上都是一身风尘,进去后,裴老夫人一时没认出来。

明婶子倒是眼尖,一眼就看了出来,嘴里的曲儿一断,立在那激动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芸娘走到老夫人跟前,跪下来,冲她一笑,“祖母,我是芸娘。”

裴老夫人神色一震,缓缓地从椅子上起身,目光定定看着跟前的这张脸,确定这小娘子,就是她那位漂亮的孙媳妇儿后,颤巍巍地伸手去摸她的脸,“芸娘?真是芸娘......”

比起离开时,裴老夫人一下老了许多,芸娘喉咙疼得发紧,也替心里的那个人心疼,他可就只剩这么一个亲人了啊。

芸娘倾身,轻轻抱住了她,“祖母,孙媳妇儿回来了。”

裴老夫人终于回过神来,手搭在她肩上,皱眉道,“那混小子是怎么照顾人的,怎么还瘦了呢......”

芸娘收住心头的情绪,抬头笑着道,“是我自个儿吃得少,都说瘦了好看呢。”

“谁说的?这南国就找不出比我孙媳妇儿更好看的小娘子来。”裴老夫人端详了她一阵,心头一酸,终究是没忍住,突然道,“你就不该回来。”

经历过丧子之痛,如今是个什么样的世道,裴老夫人怎可能不知,只是没想到,还是将这丫头卷了进来。

她活到了这把数岁,死了就算了。

早在裴安离开临安时,她便交代了好了,不用顾忌她,莫要回头。这节骨眼上,他怎么就放心让这丫头回来。

芸娘心头一刺,面色却是一派轻松,“祖母在这儿,怎可能不回,夫君一直挂记着祖母,过不了多久也会回来,担心祖母一人孤单,特意派芸娘先行一步,芸娘这就接祖母回去,回咱们的家。”

知道她不在江陵后,裴安必定会立马赶回临安,最迟半月,一家人便能团聚。

她能找到这儿,必定是见过了圣上。

之前就她这把老骨头,如今裴家少夫人回来了,筹码更大了,裴老夫人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哽塞了一阵,没再多说,点头道,“好,咱们回家。”

上回离开国公府,她心头装着的全都南国的大江山河,满心期待地上了马车,如今再踏进来,不过三月,却让她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凄凉。

将老夫人送回院子里安顿好后,芸娘才出来,打算回自己的院子更衣。

走出长廊,两条岔路口突然摆在眼前。

芸娘:......

她院子在哪儿......

嫁进国公府的第三日,她便跟着裴安离开了临安,也没怎么逛过,还真找不到路了。

见芸娘脚步一时杵在那不动,身后童义看出来了,抿唇一笑,主动上前带路,“少夫人这边请。”

青玉却没给半分面子,凑上来直接戳破,“姑爷要是知道主子回来,屋都找不到,指不定怎么笑话呢。”

芸娘:......

青玉一说,芸娘脑子里倒是幻想出了他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神色顿时一囧,警告道,“不许说。”

一行人刚上院子,连颖便从长廊上冲了过来,声音呜咽,“主子,我可想死您了。”

死里逃生几回,青玉真心怕了,不知何时迷信了起来,一声止住,“什么死不死的,好好说话。”

“主子,您可算回来了,您给奴婢的那鱼苗子,奴婢洒在池塘里,每日喂着,个个都肥出了膘,都快要生崽了......”

连颖一路叨叨,指给她看自己种的花花草草,不得不承认,连颖收拾院子确实是一把好手,比起之前院子多了一股人气。

进了门后,里面倒是没怎么变,还是原来的陈设,喜床还在,净室里面的大浴桶也还在。

当初不经意的东西,如今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无论看哪儿,都有他的影子,算日子,他早到了江陵,也已知道自己回了临安......

上船之前,芸娘便让钟清托人给他带了信,告诉他,她先来临安,十来日了,也该收到了信。

今日她将‘张治’的人头送给了皇帝,又在皇帝面前称孕,算是洗清了皇帝对他的嫌疑。

可最多能撑两月。

襄州

北人两万人马攻入南国,按理说没有兵马把手的襄州,当日便能攻进,可意外地连攻了三次城门未果,显然超出了预料。

南人这些年是什么样,北人都清楚,拿他们领头将军的话:一群懦夫。

不敢提刀枪,任人欺负的缩头乌龟,有何可惧?

北国的两万大军驻守在边境已有了一段日子,本也不是为了攻打南国,不过是借着南国边境肥沃之地,养养兵马,顺带震慑一下南国皇帝,警告他别耍什么花招。

南国和亲,也只是走个形式,北国皇帝压根儿就没提想要什么南国的嫡出公主,不过是底下小小的使者故意刁难,提出非南国嫡出公主不娶,以此想看看南国皇帝的笑话,谁知南国皇帝太过窝囊,还真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入了北国。

可这公主比她老子麻烦多了,新婚当夜,竟敢杀了三皇子。

一个南国的公主,跑到北国来,杀了皇子,南国皇帝一怒之下下令,让两万屯兵即刻攻入南国,势必要捉拿明阳。

本想要南国成千上万的百姓来替他北国皇子陪葬,谁知却连城门都进不去。

两次没能攻入城门,北人终于察觉出了不对劲。

顾震,当年的顾家军,曾令北国不少将士头疼,在他手里吃了不少亏,很快有人认了出来,第三次攻入城门的便是北国的一位老熟人。

温敦将军。

两人在战场上初次相见,温敦还只是一个毛头孩子,十几年过去,一个正值壮年,一个却已是垂暮之人。

顾震中了一箭,温敦失了一条胳膊,双方都没讨到好,各自回到营地休整。

当夜温敦咽不下这口气,第四次夜袭攻门,殊不知襄州早有防备,城门上浇了火油,北人爬到一半,只觉身上一片湿滑,夜里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凑到鼻尖一闻,方才脸色大变,正欲撤回,南国一只火把扔下来,顿时火光照亮了半边天,北人一个都没跑掉,城墙内有沙石隔断,火势燃起来,只能往城墙外蔓延,整个墙面,连着草地霎时之间成了一片火海。

与此同时,南国的城门突然打开,两千余精兵,举着‘裴’字旗,从里反杀,直击营地,积攒了五六年的怨气,全都发泄了出来,这一战北人死伤惨重。

四次破城,北人竟然失了一万余兵马,襄州大胜。

但接下来怎么办。

襄州一座城池加起来,没有一千兵马,若非顾震前来支援,早就沦陷,如今顾震受伤,若是北人下一次再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抵御得住。

顾震带伤退入后方休养,城门的防守暂且由王荆接手。

顾震已有五十多岁,平日里舞刀弄枪,身子骨倒也壮实,可人一旦受了伤,瞬间憔悴了起来。

箭头取出来后,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梦呓了几次,一直在唤,“宁宁......”

邢风在他身边伺候,拿帕子沾了他额头的汗,应道,“顾老将军放心,芸娘一切安好。”

前几日邢风一到襄州,便遭受了顾家三辈人的冷眼,多年来,顾家一直将他当成了未来的姑爷,可他竟然悔了婚,本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相见,结果自己送上门来,顾家能有什么好脸色给他。

顾家表公子,当场讽刺了一声,“我还以为看错了呢,原来真是负心汉。”

邢风也没恼,确实是自己有负在先,挂着一张笑颜,热脸贴冷屁股,主动搭话,“顾老将军,顾二爷,顾公子......”

换来的也只是冷哼。

这几日顾家二爷和顾公子,一直在守城门,他一个文人上不了战场,便拦了照料老将军的活儿。

第二日下午,顾震终于清醒了一些,看到邢风,也顾不得埋汰他了,急声道,“找到宁宁,取玉佩,召回兵马。”

此一战北国大败,皇帝定会心生戒备,下一回攻入城门的便是北国大军。

南国再无援军前来,襄州多半守不住。

听他说起玉佩,邢风脸色顿时一僵,顾震瞥了他一眼,目露嘲讽,“你之前佩戴过的那枚。”

顾震人不在临安,眼线却在,他邢风和宁宁之间的事,全都传进了顾家人的耳朵,玉佩他戴了好几年,顾家怎不知道。

如今在他身上没见到,定也是退给了宁宁。

这话似是戳到了邢风的痛处,脸色一白,顾老将军可没功夫看他这副伤怀样,怕自己待会儿又昏睡过来,赶紧交代,“让人找到宁宁,拿上玉佩,去各地召集曾经被打回原籍的顾家军。”

当年他给了芸娘母亲,本想让她拿去反了那狗贼,带宁宁逃出临安,回果州,她却到死都守在了王家。

国难当头,各地的将士,恐怕早就在候着了,有了那一万多的人马,加上自己这些年养的兵马,还有王荆手里的两千多精兵,姑且能同北国周旋月余。

顾老将军算是找对了人,玉佩此时在哪儿,邢风比任何人都清楚,顾老将军说完,邢风便道,“玉佩不在宁宁身上,在裴大人手里。”

可此时裴安已回了临安。

顾震一愣,随后一咬牙,要起身,“罢了,我亲自走一趟,你扶我起来......”

“顾老将军......”邢风紧张地起身,正欲阻止,外面顾家的侍卫进来,满脸喜悦地禀报道,“顾老将军,姑爷来了。”

顾老将军头一个反应是看向邢风。

不对,不是这棒槌。

他顾家的姑爷是裴家世子裴安。

反应过来,顾老将军的态度完全不同,赶紧道,“人呢,赶紧请进来。”

片刻后,裴安掀帘走了进来。

裴安这些年的名声,家喻户晓,顾老将军听过不少,今日还是头一回见到本人,确实一表人才,无论是气度还是模样,完全碾压跟前的前姑爷,不由颇为满意。

裴安倒是见过顾震。

十年前来临安交兵权,正逢父母双亡,还曾到府上来吊过丧。十年过去,曾经的将军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躺在榻上,俨然已成了一位老人,裴安上前跪下行礼,随着芸娘唤了一声,“外祖父。”

顾老将军费力地抬手,“都是自己人,不必见外。”

真正的姑爷来了,邢风识趣地退了出去。

裴安起身坐在了适才邢风的位置,看了一眼顾震肩头的伤,“外祖父身子如何?”

“死不了。”顾老将军重新躺回到了床上,眼里的斗志又燃了起来,“温敦那黄毛小儿,想要老夫的命,没那么容易......”

裴安上手揭开纱布瞧了一眼,箭头挺深,怕是见了骨,若被她看到,指不定又要哭上一场,“北军已退,外祖父先安心休养。”

“芸娘呢?”顾震早听邢风说,她回了临安。

回临安也行,这时候的临安,怎么也比襄州安全。

裴安却道,“路上错过,我已让人快马沿路追上,过几日应该能到。”

顾震愣了一下,突然叹声道,“你也不该来,走都走了,回来作甚?我顾家死在战场上,此生无憾,可万万不能便宜了昏君,此战一起,还不知道他赵涛会生什么心思,你裴家还在临安......”

裴安轻轻捏了一下拳,到底是没说话。

裴安适才一进来,顾震便看到了他腰间的玉佩,老天不亡他啊......

清醒了这么久,已是奇迹,顾老将军还想再交代几句,黑暗毫无预兆地盖下来,再次陷入昏迷。

紧接着城门上响起了号角声。

北人又来了!

有军医照料,裴安走出了屋子,襄州知州周大人早就候着了,见他出来,忙上前招呼,“裴大人。”

裴安一面走去马匹,一面问他,“如今什么情况。”

周大人急得哭,伸出一个巴掌,“第五回了,不攻破城门北人怕是不会死心。”

“谁的人马。”

知州一愣,答不上来。

裴安又问,“将领是谁。”

“温敦失了一条胳膊,断不能再上战场,适才听小郡王报回来的消息,叫什么阿迭瞑。”

老熟人了。

裴安翻身上马,偏头吩咐周大人,“即刻派快马回临安,送捷报,襄州无恙。”

这......

敌军不是又攻来了吗,不应该报失守,请求圣上派援兵?

周大人虽不太明白,但他是裴安,圣上跟前的红人,他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裴安又回头对卫铭吩咐,“放出消息,如圣上英明,所有的功劳都算在他赵涛头上。”

他不想打,非得逼他打。

战事一起,整个南国沸腾了起来。

消息一件一件地从襄州传回了临安,一日过去,明阳公主是如何在北国被三皇子侮辱,详细得不能再详细。

堂堂公主,代表的是一国颜面,他北国三皇子竟然让一个部下当众替他圆房,堪称奇耻大辱。

杀了又如何。

应该杀。

临安百姓跟着裴家活了半辈子,加起来都没有这些年受的窝囊气多,心头早积下来怨愤,见朝中有臣子带头去城门,个个都跟在了身后,将皇帝派去议和的人封在了城门之内。

皇帝得知,气得脑仁发疼,派兵镇压,谁知越是镇压,百姓的情绪越激动。

“北人猖狂,欺我南国,辱我南国公主,此等大仇,不能忍......”

“恳求陛下派兵支援。”

“求陛下派兵支援......”

动静之大,坐在皇宫内似乎都能听到,皇上一怒之下,将带头闹事的礼部尚书李家捉拿,关进了大牢。

上回清理堂派,李家就不省心,最后看在李家一门忠烈的份上,只发配了一个李家公子,如今竟还不长记性,又带头来闹,皇帝当场剥了李家的尚书之位。

李尚书也是个硬骨头,身在地牢,还在高声喊,“圣上今日能杀了微臣,来日就等着北人踏平临安,推倒皇宫。”

“疯子!一群疯子!”皇帝断然有刀在手,却奈何不了那些不怕死的,气得夜里睡不着,又开始抚着皇后后脖子的胎记,发起了牢骚,“北人多少兵马,南人多少兵马?要朕拿五万人去给北人塞牙?朕还没糊涂,万不得已,朕还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呢......”

僵持了十来日,襄州传回来的信息,渐渐地变了方向。

一个一个全是捷报。

襄州一共击退五次北军,北军伤亡无数,从十里,退到了五十里。

皇帝还未反应过来,城中百姓的声音也慢慢地变了,之前个个闹事大多骂他昏君,如今却是高呼,“圣上英明。”

就连李尚书在牢中,也没了声儿,开始感激他,说什么圣上终于清醒了,没弃苍生于不顾。

皇帝完全摸不准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明阳当真有这般大的本事?

正纳闷,王恩及时拿了一封信进来,递给了皇帝,“陛下,裴大人送回来的亲笔信。”

皇帝接过,急忙展开。

确实是裴安的亲笔。

大致的内容:襄州,江陵等地,百姓起义追随殿下抵御北人,其力量势不可挡,不容小窥,臣暂且留在襄州,替陛下守住江山。

最后一句:臣在,陛下的江山在。

裴安的信,再加上刚收到的那些捷报,襄州还真的保住了......

皇帝一阵意外,神色愕然。

倒也不是不可能,明阳确实是个有主见的,自己还曾遗憾过,她非儿郎之身......

王恩见他神色犹豫,及时道,“陛下,奴才以为,如今这局面,倒是个机会。”

“怎么说?”

“陛下想想,若是当真赢了,陛下可是不费一兵一卒,便得了民心,还能杀了北人的威风,如今北人能退到五十里,再下来,百里也不是不无可能,此战要是让他们吃了苦头,北人必然不敢轻易来犯,咱这些年受的气,也算是出了。”

这话,诱惑倒是很大。

北人这些年,动不动就来要挟他,他能不恨,自然是恨,不战是因为知道自己打不赢,但要能打赢呢?

皇帝突然有了几分激动。

“要是输了呢?”

“输了,不外乎还是照着陛下之前的法子,同北人议和,让殿下和手底下的那些人,去认个错,北人这些年伸手习惯了,给些金银珠宝,割两座城池,必然也就消气儿了,横竖都是一个结果,陛下何不趁着机会,搏一搏。”

博输了,同如今一样。

赢了,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帝多少动了心。

当夜去了皇后那儿,心情也好了许多,搂着她道,“凤凰腾图得天下,你说,你当真会是朕的福星吗?”

皇帝收到了裴安的信,芸娘也收到了。

他留在了襄州。

没回来。

芸娘捏着信,说不出高兴还是难受。

一番下来,阴差阳错,俩人竟然调了个位,他替她上了战场,她替他回来守住裴家。

两人都没往回走,都一样,想守住对方心中紧要之事。

这两日传回临安的消息,芸娘都听说了,旁人不知道襄州的情况,她清楚,百姓个个都在欢呼,只有她知道,没有那么简单。

就算外祖父的兵马,和王荆的兵马加起来,也只能抵御一阵,北人嚣张了这么多年,一直当软柿子捏的南人,突然硬了起来,必然不会罢休。

裴安能放此消息出来,是想要援兵。

芸娘一刻都不敢松懈,却一时又揣摩不透皇帝如今是什么心思,正犹豫,当夜皇后便派了人出来,带了一句话,“陛下近日心情不错......”

芸娘明白了,皇帝动了心。

得凤凰得天下......她再推他一把。

芸娘叫来了青玉,让她去了一趟柳巷的布桩,“让钟清使个法子......”

自从捷报不断传入临安后,朝中支持应战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就在皇帝犹豫不决之时,临安河道上,突然冲出了一块石头。

石头很是奇特,上面的纹路,是一块凤凰图案,几乎和皇后后脖子上的那块一模一样。

据见到的人说,刚被水冲出来的那阵,水浪飞溅起来,宛如一条真龙。

消息传进皇帝的耳里,皇帝赶紧让人将石头打捞上来,果真是一只凤凰,纹路栩栩如生,比皇后脖子后的印记还要清晰。

皇帝极为高兴,当夜让人放在了寝宫外。

半夜时迷迷糊糊听到一句,“龙身显灵,神仙庇佑,一代明君......”

皇帝一醒来,浑身都是劲儿,堵在胸口的郁气也没了影,连脚步都轻松了不少,当下让人将石头拉在了大殿上,早朝时让所有的臣子观赏了一遍。

边境被犯偏生天降龙凤,臣子们也是啧啧称奇,齐齐跪上朝堂,“恭喜陛下,陛下圣明,天佑我南国。”

皇帝心气儿彻底被捧了起来,一代明君,谁人不想,当着百官员的面,皇帝一扬手,“宣江将军进殿。”

江将军一到,皇帝便下了圣旨,“北人欺我南国公主,犯我疆土,即刻起,派两万兵马,增援襄州。”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龙刺(绝对零度) 帝国雪绒花 我,八皇子,不服来干! 假天子:替身十年,满朝求我登基 大乾驸马:开局被浸猪笼 我靠娶妻纳妾富甲一方 南国风云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 开局惊动武帝:这首诗是你写的?
echo '';